古奇文学>仙侠>世家再醮记 > 第十一章路过潼关
    王九娘扫了一眼这稍有些乱糟糟的食肆,为了安全考虑,只能点头同意。不过,在转身离开之前,她却发现角落里一张小食案边坐了个年约四五岁的孩童。他手里拿着一个芝麻胡饼,另一只手在怀里摸了又摸,有些窘迫地抬起首,那张白嫩的脸上渐渐泛起了红晕。在旁边正等着收钱的店小二见状,说了几句之后,又赶着去招呼其他客人了。那小家伙咬了咬嘴唇,又在怀里摸索起来。比起同龄之人,他已经足够镇定了。但是,孤零零地坐在角落,又丢失了钱财,总让人觉得分外可怜可爱。

    “赵九。”王九娘以眼神示意“帮那位小郎君付了午食钱,再将他带过来。”她左看右看,也没见那孩子的父母出来解围,更没有什么仆从追随,不由得有些为这小家伙的安全担心。

    待赵九将小二叫过去付钱,又低声去与那个孩童说话。王九娘不太意外地发现,孩子对他充满了警戒。他侧首认真地看了看她们这一群人,神情才略松了松。接着,小家伙朝她们走了过来,小短腿不紧不慢地迈着步子,竟也隐约透着几分风度。

    走到她跟前后,他仰起首,这才恍然大悟般行了个礼,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:“多谢娘子相助。”

    “”小家伙如此称呼她,王九娘一瞬间竟有些难以反应过来。谁叫这个称呼和“相公”一样,在后世变成了私密称呼呢。“你怎地一人在此?阿爷阿娘不在身边么?你小小年纪,孤身待在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,很是危险。”

    “阿爷方才出去了,吩咐我在此处等他。”

     ...p;“他也不担心你被人掳走。”

    小家伙笑了起来,摇了摇首,道:“旁边就是潼关,谁敢在这里掳人?”

    这孩子倒是比想象中更成熟懂事。王九娘微微笑了,还是不太放心:“此处确实不安全,你阿爷可说过何时回来接你?”

    “不曾说过。”小家伙顿了顿,又补充道“昨晚我们在城内的邸店里住,我可以回去那里等他。”

    “这做阿爷的也太不小心了,竟将这么小的孩子丢在这鱼龙混杂的食肆里。”青娘压低声音,却难掩愤慨“连上元节看灯的时候都有拐子掳走那些与家人失散的孩童呢!潼关外又如何?这么小小的人,转眼就带走了。”

    确实是位不负责任的父亲。王九娘心里也腹诽了一番,和颜悦色地对小家伙道:“我们也正要入潼关去邸店投宿,你可愿意同行?”

    “多谢娘子。”小家伙又不紧不慢地行了个礼“我姓崔,不知娘子贵姓?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崔小郎君,我姓王。”王九娘习惯性地牵起他的手。这崔小郎刚开始似乎有些讶异,却并未挣脱,反而还多看了她好几眼。

    一起回到马车上后,不多时,赵九便买了些蒸饼、芝麻胡饼、古楼子、饼饵之类方便拿在手中的吃食回来了。王九娘吩咐他用过了午食,就立即排队验过所、入城投宿:“时候虽早了些,不过我已经有些累了。估计阿兄他们兴致一起,也会在河谷处多赏玩一阵。待我在邸店住下之后,你还可以带些吃食与酒,去瞧瞧他们。”

    赵九看了一眼她身边的幼小孩童,点头道:“听九娘的。”

    崔小郎正接过丹娘递给他的蒸饼,乖巧地道谢,感觉到他的目光后,略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他。或许担心吓着他,赵九对他挤出了一个僵硬的笑容。结果,却让青娘忍不住笑了起来,丹娘和王九娘亦是忍俊不禁。

    吃完有些简陋的午食之后,孩子约莫是累了,趴在马车角落里便睡熟了。排在长队伍中等待验过所的马车仍然缓缓地朝前面移动着。